找到相关内容298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岳慧思---双开定慧(2)

     一切皆是我赤子  此观成时嗔恚尽  获得大慈大悲心  怨家悲叹生悔心  如见父母悉归命  我往昔曾彼受学  一切皆是我大师  或修俗礼及五经  或学出世解脱道  学善法故好名流  忍恼害故得神通  ...  亦复非是非众生  生死涅槃假名说  唯佛与佛乃知此  (略说心义竟)    法念处品   复次菩萨初学坐禅观法念处者。善法不善法无记法。善法者。有二种。一者有漏十善道。及有漏四禅四空定。是世间善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267187.html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心,使心专注一境,修行才有成功的可能。   《金光明最胜王经·最净地陀罗尼品》中,解释修习大乘佛教的禅波罗蜜,有五种功德:第一,于诸善法,当摄不散。即修习禅定能摄守种种善法,增长善根。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

    有故言胜;得是相应,不复乐余。是为最妙。如,一切众生中,佛为无上,一切法中,涅槃无上;一切有为法中,善法习相应为无上。   是菩萨新行道,肉身未得无生法忍,未得般舟三昧,但以智慧力故,能如是分别深入空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067259.html
  • 大乘菩萨心行与佛教女性观

    的各种结缚心,因此也就永离女身得成男子;第二去除憍慢心,不欺诳不惑乱他人;第三须身业清净持身三戒、口业清净离口四过、意业清净离瞋恚邪见愚痴;第四不恚害、不瞋恨、不随烦恼、住忍辱力;第五乐求善法、尊重...

    杨孝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167429.html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一切善法,亦即所谓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是也。「此两句,包罗一切戒法,了无有遗……此两句,泛泛然视之,似无奇特。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,则能全守无犯,其人已深入於圣贤之域矣」。显然,无论是敦伦尽分还是众善奉行,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1)

    修无分别功德道具。”又云:“善财作如是念:善知识者,至一切智,助道之具。” 在《中阿含经》中说:“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,即是增长善法之具。”而在《菩萨戒经》也说:“资生顺道之具。”《禅林象器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767914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2)

    ,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。 结束语 佛珠本是作为僧众道具出现并被保存至今的,如《释氏要览》卷中“道具篇”引《中阿含经》云:“所蓄物,可资身进道者,即是增长善法之具。”[28]可是随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867915.html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探索

    相之中,随便拈一相来与小乘比较一下,优劣十分明显。就拿菩萨的增上戒学来说吧,菩萨戒律仪,是三聚净戒。一是摄律仪戒,菩萨无恶不断,已包摄了声闻戒。三是摄善法戒,菩萨无善不修,小乘还有大量善法未修。三是摄...心,应思虑:世间的凡夫,若能成就染污的十善,命终以后,尚能招感自体圆满的人天有漏异熟果报而生,我以出世离欲恶不善的清净心去修行,成就妙善,清净无漏善法,有朝一日怎能不圆满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广大佛果。是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268107.html
  •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

    会在暗中保护着。《长阿含经》卷二十说:“修行善法,具十善业,如是一人,有百千神护”。   七、常无恶梦寝觉快乐。杀生的人时常都会担惊受怕,你看那些杀人的凶手,白天心惊胆战,夜晚恶梦缠绕,一天到晚内心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0968141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六)

    这些财宝皆从大海产生。菩萨发心也是如此,初发心时,当知这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人禅定、智慧、一切功德善法所生长的地方。  此处以“大海”为喻依,说明菩萨之初发心广涵三乘功德,就如同大海之渐次生起各种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268458.html